×

呵呵 下次住进去后,要先打电话出去问,小姐,要不要服务?...

前些天刚到大连时,在酒店住了一段时间,我每天总会受到一些野鸡的电话骚扰,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处理,直接拒绝就完了,后来接电话多了,考虑到她们实在是非常“敬业”,我就和她们乱开起玩笑来。呵呵,现在想起来也觉得非常好玩。住酒店的第一天,晚上9点左右,电话响了,...

还有 5 人发表了评论 加入14451人围观
《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演讲者:柴静]

经营管理

《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演讲者:柴静]

Leonli Leonli 发表于2012-01-10 浏览3936 评论0
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柴静获特等奖 (演讲稿)[img]download.asp?id=1[/img]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她是三十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而离开北京。下了飞机下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的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床上有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那是她三十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跟各种人---官员,汉人,喇嘛,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发表,她只是说,一百年之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熊,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份饭菜端到她的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还是吃完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我靠为我的权利所作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三十四岁的律师。  
[ZT]票贩子的效率—发生在北京站的故事

经营管理

[ZT]票贩子的效率—发生在北京站的故事

Leonli Leonli 发表于2011-12-12 浏览4022 评论0
[img]http://a0.att.hudong.com/58/07/300000908235129463077062541_950.jpg[/img]     今年暑假,我有幸到北京参加一个经济学研讨班,耳闻国内一流经济学家谈经论道,时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炎炎夏日里十余天高强度紧张兴奋的学习生活,虽收益颇多却身心疲惫,半懂不懂的经济学前沿理论折腾得我头昏脑胀。在学习期间,我接到在北京研究班结束当第二天去瓦轴集团公司讲学的任务。也就是说,第一天下午5:00前,我尚在北京听课,第二天早晨8:00我必须站在瓦轴集团公司的讲台上,北京的学习我舍不得错过半天,讲学的任务又容不得半点推迟。能否买上晚9:00北京上车,早6:00在瓦房店市下车的K83次列车卧铺票,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一夜之间除这次列车外我找不到任何能准时抵达瓦房店的替代品。我无法想象,已疲惫不堪的我再坐一夜硬板能否有力气站在讲台上,且不说还要讲整整一天的课(那也是一件力气活)。      这张票对我如此关键,除和会务组打招呼外,我还找了北京的两个朋友。由于要求实在苛刻,某日某车次不容半点松动,且是极难买的旅游热线,所有的回音不是车次不对,就是日期稍晚。而我只有华山一条路,无奈之中想起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格言,决定会议结束后立即打车到北京站,看看能否买到高价票。这张票对我的价值几乎无穷大,数数钱袋,我愿意并可能为其支付的价格为600元(平价为250元)。

我的大学

颠覆央视-管理思维个人作业2

Leonli Leonli 发表于2011-11-28 浏览3654 评论0
  版权声明:本文为本人管理思维个人作业-以《颠覆央视》为题,假设自己为中央电视台台长谈央视改革。文中有关内容多属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各位同事:  很高兴有机会通过Email和大家一起交流这一年来我对于央视改革的一些设想,这些设想也许尚不成熟,也许纯属天马行空,但我想这是推动央视改革的一小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下是正文,希望大家踊跃回信,提供各种各样的建议,谢谢。
视频分享-张艺谋的2008

经营管理

视频分享-张艺谋的2008

Leonli Leonli 发表于2011-11-16 浏览4051 评论0
[img]attachments/All_Files/zym.jpg[/img]  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仪式震惊世界,作为总导演的张艺谋居功至伟。通过《张艺谋的2008》这套纪录片,我们能够看到,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他付出的巨大心血密切相关。看完这套纪录片后,我简单总结了几点他的优秀品质:  1、积极面对质疑,克服万难,坚持到底。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表演的8分钟,口碑极为不佳,而且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创作风格存在着极大的偏见,甚至是奥运开幕式评委委员会的绝大多数人员也反对由张艺谋执导。就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张艺谋没有放弃,相反带领自己的创作团队,作出了非常优秀的方案。  2、创新在于不断否定和推翻自己,永远追求完美。看到片中的张艺谋不断的推翻已有的创意,不断的要求创作团队求新求新再求新,使我不禁想到这样一幅图景,一个中年的老鹰,卧在巢中,不断的用嘴去刁除老化的羽毛,身上满是血淋淋的斑点。创新,听起来美妙,其实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旅程。  3、包容,善于妥协,从自身角度找原因,不归咎于上级。举办这么大型的开幕式,光凭张艺谋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依赖手下数十人的主创团队。但是要把这些个性都非常强的人的思路都统一起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就需要包容、妥协,先搞民主再搞集中。开幕式受到了很多领导的关注,每一次领导观摩,都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张艺谋完全没有质疑上级领导的指示,而是充分调动所有的人改进改进再改进。很多的人不理解,觉得创作导演组最有发言权。但是张艺谋说道上级领导也是代表了一部分观众的意见,我们要充分尊重观众的感受,我们必须学会妥协。不得不说,张艺谋深知怎么样当好一个下属,以及怎么样和领导打交道。

我的大学

2011-10-22第1次班会节目-歌曲串烧歌词(节选)

Leonli Leonli 发表于2011-10-24 浏览4239 评论0
这次班会我们小组奉献的节目是歌曲串烧,分别改编自《爱情买卖》、《滚滚长江东逝水》、《没那么简单》和《春天里》。男生头戴五颜六色的假发,身披沙律,女生还带着兔耳朵,扮相甚是雷人。出场的时候,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如下为筛选的部分经典改编歌词。

[size=13]MBA买卖

我的大学

管理者的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管理思维作业1

Leonli Leonli 发表于2011-10-24 浏览3928 评论0
1、似是而非(1)让下属畏惧的管理者,是有效的管理者。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的上级极不满意我对人态度过于和善,三番五次的教导我“管人”之道。他说你要表现的凶恶一点,说话大声一点,要学会骂人,要能够与人争斗,否则你就管不住人。每次听他讲这个,我就以为管理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可不,从大街上拉一个人,看谁长相最凶恶,谁嗓门最大,谁最能打架,那就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嘛。这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对“管理”的真谛产生了第一次错觉。可是等到他过不久因为与同事打架被开除后,我开始认真反思他给我传授的“管人真经”。其实他平时表现严酷,只是一件外衣,用来掩盖他专业技能欠缺和工作经验不足而已。如果他综合素质都很强,哪里还用得着故作凶狠状来进行管理呢?

我的大学

为振兴中国电影,加油

Leonli Leonli 发表于2011-09-05 浏览3773 评论0
  -清华体验领导力课程关于愿景演讲稿

  20小于120?这不是数字游戏,更不是计算错误,而是发生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血淋淋的现实。

  大家都还记得小时候的电影院是什么样吗?小小的礼堂、模糊的画面、昏暗的灯光、嘶哑的音响、满地的果皮纸屑......我相信很多的年轻人都难以将这种场面和我们心目中的文化圣地联系在一起。就在7年前,我有幸加入了美国华纳与万达集团合作兴建的国内第一家超豪华影院-天津万达国际影城工作,就在这里,我发现原来影院可以是多厅的、画面可以是高清的、音响可以使振聋发聩的、小食品可以是清洁卫生的......就在此时,我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冲击,我深深体会到中国电影产业与国外同行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从此,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

文思泉涌

半载努力,圆梦清华

Leonli Leonli 发表于2011-04-18 浏览4539 评论0
  3月23日,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2011年MBA联考分数线。我过线了,这就意味着早已通过了提前面试阶段的我基本已踏入了神往已久的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的大门。但是,我的内心却非常平静,没有太多的狂喜,更多的是长途奔袭之后的释然。胜利应该归属于那些经历风雨兼程、克服重重险阻的人。反思2010年下半年来的备考历程,收获良多,简言之是:播种一种习惯,抓住一个信念。
  
  “播种一种习惯:学习的习惯;抓住一个信念:成功的信念”。
  
  自从1月中旬考完MBA联考之后,我立即采购了注册会计师的辅导教材,开始每天看书到深夜。其实,这不过是延续这备考MBA时的习惯而已。由于工作繁忙,我过去经常需要加班,真正能够用于复习的时间少之又少,想要实现踏入清华学习的目标,就不得不想千方设百计的挤时间学习。曾记得,有无数的深夜,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公司回到家中,立即挑灯夜战到凌晨;还有数不清的加班间隙,一旦处于等待其他人反馈的时间段,我就抽空做几道习题;印象中几乎是除了吃饭、工作、睡觉等之外的其他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就连博客也开始停止更新了;原本家里笔筒里的笔好几年才用一只,但是自从开始备考起,几乎每个星期就要写烂一支笔... ...就这样,大本大本的数学书、逻辑书、英语书、写作书等都被我一点点的啃下来了。原来我觉得半年内看完这些书并通过考试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居然成功了。这就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道理。